1、法律分析:企业申报工伤时限超期,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说明情况,申请工伤认定。
2、受了工伤公司未报导致过了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可以向法院起诉公司要求赔偿,工伤认定也该去申请。
3、过了一年工伤认定期限的,失去了享受工伤待遇的机会,因为单位的原因没能及时的申请工伤认定,由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4、综上,如果发生过了 工伤认定期限 的情形,可以 向法院起诉 。
5、工伤认定过了时效期处理办法:超过工伤认定的补救措施:(1)通过工伤保险赔偿案由获得救济;(2)伤者直接通过一般民事损害赔偿案由获得救济。
1、员工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如果是对方的责任对方会赔付他医疗费和误工费,公司可以按照规定扣发或者少发工资,对方车辆保险公司估计会要员工的收入减少证明,这需要公司出具。
2、法律分析:员工在上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如果属于工伤事故,那么单位发放休息期间的工资。如果不是属于工伤事故,那么单位不给发放休息期间的工资,但是员工原来上班期间的工资是照常发放的。
3、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4、本人不负主要责任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工资福利待遇按照正常出勤标准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发给;本人负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的,是非因工负伤,停工治疗期间由肇事方支付工资。
5、上班路上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的,首先要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的则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职工在接受医疗期间,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工资。
1、遇有特殊情况因为工伤但是没有报工伤,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因为工伤但是没有报工伤,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2、法律分析: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因为工伤但是没有报工伤的因为工伤但是没有报工伤,劳动者或者其亲属可以在一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当事人可以要求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
3、法律分析:单位不上报个人可以到企业所在区县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但是时限是一年。超过一年因为工伤但是没有报工伤的,到法院起诉。
4、法律主观:个人无法申报工伤,且单位也不申报的,可以催促单位在三十日内及时申报;如果单位没有按规定去申请的,则个人的直系亲属、工会可在一年内去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
5、法律主观:用人单位不给申报工伤怎么办,由于用人单位故意拖延申报工伤时间,导致职工超过 工伤认定申请 时效,无法认定工伤。法院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规,判决用人单位赔偿职工应享受的工伤待遇。
6、第先与单位老板协商赔偿事宜,依据自己的医疗费、实际误工天数、及咨询医生后续治疗花费等情况确定一个合理数额要求单位支付。
由单位在事故后30天内向劳动局申报工伤,有工伤认定书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然后由工伤保险机构赔偿。
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劳动者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无法认定工伤的,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综上所述,如果工伤单位没有上报工伤申请,受伤的员工可以通过自行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关的申请材料,并配合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调查核实。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