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看出来,60%的缴纳档次,8年就可以回本;300%的则需要11年。所以,从回本时间来看,缴费档次越低越划算,但是从个人月领取退休金额度看,缴费档次越低,待遇越低。目前我国人均寿命是77岁。
2、法律分析:“事实证明如果自己个人买社保,有最低档(40%)、一档(60%)、二档(80%)、三档(100%)四个档次。档次交得越高以后领得越多,这就是缴的越多领的越多,当然领钱多少还与缴纳社保年限有关。
3、根据相关数据计算,社保档次选择60%,社保交15年,个人账户有36,000块钱,退休后预算养老金是1382元。
4、退休后能够领取到2000元左右。这我们能够看出,社保选择的档次不同,退休后领取到的养老金差距是很大的。
5、一般来说,个人参保养老档次一般会有60%、80%、100%、150%、200%、300%等几个档次,档次越高,缴费越多。每个省市都会有自己的社保缴费档次,以当地城镇单位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确定缴费的上下限。
6、%缴纳养老金就是全额缴纳养老金,对个人的影响不大,因为个人缴纳的只有8%,关键在于单位缴纳的金额,因为单位缴纳的金额占到20%,这样的话单位的负担就会非常重,按照60%缴纳养老金由于缴费基数下降,缴费支出也下降。
1、如果按照60%基数多缴费五年,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4%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按照300%基数多缴费5年,基础养老金可以多领取10%的社平工资。这样高缴费基数能够多出6%的社平工资。
2、所以说,最后5年缴纳养老保险确实很重要,尤其对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贡献比较大,但说是最重要的,就有点过于绝对了。
3、而且缴纳年限越长以后领取的养老金也会更多一些,所以这两种情况的人员对于养老保险最后5年重要不重要,主要取决于个人。但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最后5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说最后三年按照100%档次缴费,平均缴费指数将由0.6为提升至0.68,缴费15年可以领取16%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也就是说,按照100%高基数缴三年,增加的基础养老金仅仅是0.6%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可以在法定退休年龄后享受养老金直至终身。对退休生活提供了保障。无论你在哪缴纳百分之六十,百分之百,每次的缴费都计入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多交多得,久交多得。
后三年提高缴费档次是可以的,但养老金并不是按最后几年的缴费档次计算的,而是把历年的缴费档次进行平均后再计算的。如果有企业缴纳养老保险的统筹部分,能提高缴费档次是好的;如果要个人全额承担费用就没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