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司和劳动局说明情况,继续申请工伤认定。参考 工伤认定办法 第四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你首先要求老板向工伤保险管理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在一个月内没有申请的,伤者家属有权代为申请)。如果认定为工伤,会下发工伤认定书。然后再向劳动局申请工伤等级鉴定。鉴定后再索赔。
(五)、行政部行政助理根据上报的《事故调查报告表》填写好《工伤认定申请书》,在员工受伤之日起30天内交交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认定(重大事故3天内填写上报)。(六)、工伤认定及医疗结束后的处理方案,由行政部负责,并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核。(七)、员工发生工伤后必须到工伤医疗定点机构或公司指定的其它地点进行治疗。
对于与工伤认定的行政诉讼结果不满意,员工及其亲属可以向法院进行再次 申诉 ,或者与单位进行友好的沟通,争取和平的解决相关的问题。
1、会。受伤部位的完整描述对于工伤认定是非常重要的。工伤认定是根据事故发生时受伤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包括受伤部位、伤势程度等。受伤部位没有写全或没有提供准确的信息,会影响到工伤认定的结果。
2、你好:工伤认定的意义在于,行政机关对事件的性质给与认定否属于工伤,至于伤害部位与否,不影响认定。工伤认定后,系进行劳动能力等级鉴定,该鉴定对伤害部位、伤害结果会描述清楚的。
3、这要看遗漏的项目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只有是能影响到劳动力的能量发挥的项目才会影响劳动能力的鉴定,其他如一般小疤痕之类的漏项,就不会有什么影响。
4、缺失部位重要的,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不重要的,不必认真。
1、让公司和劳动局说明情况,继续申请工伤认定。参考 工伤认定办法 第四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谁申请没有区别,单位申请的话要快些;一般是3个月后鉴定;单位如果不赔偿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有社保的话由社保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做笔录是因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4、在工伤认定书还没有下达之前,是不能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而工伤认定在申请之后两个月内下达工伤认定书的。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5、应提供的材料主要包括: 工伤认定 决定书(或工伤证),工伤诊断证明,以及医院记载的有关负伤职工的病情、病志、治疗情况等资料(包括有关的放射材料)。
1、工伤认定结论上的受伤部位是根据医院的诊断证明书记载的伤情写的,如果与医院的诊断不符,你可以要求重新认定,如果相符,你是没有权利要求的。另外你怎么可能没见到认定书?这个东西必须送达受伤职工或者其亲属、授权委托人的。
2、对 工伤认定 不服,可以在收到认定书之日起的六十天内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三个月内提起行政 诉讼 。 《 工伤认定办法 》 第二十三条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3、让公司和劳动局说明情况,继续申请工伤认定。参考 工伤认定办法 第四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1、如果个人申请工伤鉴定单位不配合,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建议先与单位沟通协商,如无果可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司法机构投诉举报,寻求帮助并维护自身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因工作原因受到损害的,应及时向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工伤认定单位不配合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经工伤认定为工伤单位不配合赔偿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维权,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4、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1、伤认定部位不全,当事人可以申请补充认定或者重新认定,需要准备好相关材料。当地的社保局负责进行工伤认定,等工伤认定决定书下来后,被评上工伤的,当事人还得做一个劳动能力鉴定,这个是确定工伤等级的一个环节。在这个之后,就到了理赔阶段,职工可以拿到伤残津贴、伤残补助金等工伤赔偿。
2、可以直接提交资料,向作出认定决定的人社局申请补充认定。
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用人单位、职工或其直系亲属的申请后,应当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经调查属实的,撤销原工伤认定决定并重新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同时将原工伤认定决定文书收回并存档。
4、缺失部位重要的,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不重要的,不必认真。
5、这个可能比较麻烦。颈椎间盘突出,有外伤性突出,也有退变造成的。现在你可以申请疾病和工伤因果关系鉴定。由专家来判定这个突出是否和当时的工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