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合适,不要给,这是明显的敲诈。骨裂是很轻微的伤,即便不去医院在家休养,大概15天左右就能恢复。我是医科毕业的,这个很清楚。这个跟残疾是扯不上关系的。看你的追问貌似已经花了3万,很明显你被坑过了。
2、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3、在工地干活,脚不小心骨裂了,算工伤,有误工费。老板说骨裂算轻伤,没有误工费的是错误的:在工地干活,脚不小心骨裂了,基本可以认定为工伤。
4、医院检查拍片验定伤残等级,出示公司上班证明,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去找劳动局。
5、你这种情况,是属于工伤,老板应该去为你申请工伤鉴定的,之后还要支付你工伤赔偿金。如果你觉得老板给你的钱可以的话,也是可以私了的。
6、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九级支付4个月。4*2290元/月=9160元。
1、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保险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3、骗保2000元会判刑吗 骗保2000元是违法犯罪行为,但不属于数额较大的情形,因此未达到判刑标准,但会被公安机关处罚。
4、法律分析:个人进行保险诈骗的,数额1万元以上的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5万元以上的。都会被判刑。
法律分析:这是协商不是恶意敲诈,协商不成用人单位可以先不赔偿,走法律程序,判多少赔多少,也有可能经过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调解达成一致。
法律分析:这是协商不是恶意敲诈,协商不成用人单位可以先不赔偿,走法律程序,判多少赔多少,也有可能经过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调解达成一致。如果受伤职工或者其家属到用人单位吵闹,影响用人单位正常运转,可以报警处理。
法律主观:劳动者 未签订劳动合同 ,发生工伤或者工亡,只要有其他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经过 工伤认定后 有权获得 工伤保险赔偿 。
向公安机关报警,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依法处理。
如果情节较重的,则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法律分析:这是协商不是恶意敲诈,协商不成用人单位可以先不赔偿,走法律程序,判多少赔多少,也有可能经过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调解达成一致。
法律分析:这是协商不是恶意敲诈,协商不成用人单位可以先不赔偿,走法律程序,判多少赔多少,也有可能经过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调解达成一致。如果受伤职工或者其家属到用人单位吵闹,影响用人单位正常运转,可以报警处理。
如果情节较重的,则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十一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单位如达到100万元以上,即可认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保险怎么处罚 划清保险诈骗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
法律分析:报警处理。假工伤骗取国家的工伤赔偿则是属于采用了隐瞒真相或虚构事实的方法,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当构成诈骗罪;个人进行保险诈骗(包括工伤保险)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构成保险诈骗罪,是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单位或者个人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属于诈骗行为。 涉及诈骗的数额达到二千元以上或者情节严重者,将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终该中介机构有关负责人被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四个月。案例三:某市人社部门接到举报:某公司为职工申领工伤保险待遇时,存在骗取社保基金的行为。
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