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者是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2、伤者职工在用人单位不配合申请工伤认定时,应当收集证据到劳动局工伤科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受到侵犯时,劳动者应当先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无法协商的情况下应当收集证据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上班受伤公司不给报工伤的,劳动者个人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并且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单位不申报工伤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
5、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单位不愿意申请工伤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工伤公司不申请工伤认定: 经济成本工伤公司不申请工伤认定:申请工伤需要为受伤员工支付工伤保险工伤公司不申请工伤认定,负担一定工伤公司不申请工伤认定的经济成本。此外,一旦申请了工伤,单位还需要进行现场调查和相关程序处理,花费时间和人力成本。
单位不愿意申请工伤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工伤公司不申请工伤认定: 经济成本:单位申请工伤需要支付相关的医疗费用、工伤赔偿金等费用,这些费用可能会对单位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压力。
经济成本。单位担心报工伤认定会增加其支付责任,包括赔偿金和医疗费用等。这会对单位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因此倾向于避免承认工伤。
1、发生工伤了,单位没有申报,有什么后果单位受伤不报工伤的,按现行规定,主要的后果有:用人单位未《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2、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劳动者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无法认定工伤的,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3、发生工伤用人单位未申报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
4、法律主观:报工伤的好处是日后单位不赔偿了,你可以依据工伤鉴定的结果向单位索赔,如果没有报工伤的话,以后所发生的治疗或者有关费用,很难向公司索赔。
5、发生工伤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在上班的过程中受伤,一般是属于工伤。如果病情严重到需要去医院治疗,劳动者申请工伤鉴定从而获得工伤赔偿。
6、公司没有申报工伤怎么处理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法律主观:不违法。若发生 工伤事故 伤害在30日内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去申请 工伤认定 。
不合法。若发生工伤事故伤害在30日内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去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不申请工伤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法律主观:发生工伤,单位不向劳动局申报是违法的。根据法律规定,工伤职工所在的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不算违法,公司没有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到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1、发生工伤工伤公司不申请工伤认定,由单位按工伤保险标准赔偿工伤职工。如果单位不予办理工伤公司不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可凭相关证据直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案件法院受理的前置程序,可以看作是一种准司法程序。
2、法律主观工伤公司不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本人发生工伤,而公司不按规定赔偿的,劳动者可以与公司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工伤公司不申请工伤认定;协商不成的,可以去申请调解或者申请仲裁,请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公司在限期内承担赔偿责任。
3、首先,工伤的认定有一年的时效,从受伤时开始计算,如果没有超出时间的话,我们建议是要尽快委托律师,向人社局申报工伤,以此来固定证据。
4、应尽快自己去报,但要提供证明劳动关系以及工伤的必要材料,只要有最基本的资料就可以了,别的社保可以去调查。万一无法认定为工伤,也有维权办法,建议找律师代理。
5、法律主观:单位不给申报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者可以自己申报,也可以和用人单位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