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主观:骨折工伤休假时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需要延长的,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
2、一般扭伤、碰伤等轻微创伤,确实影响正常工作的,准予休假时间不超过5天。需要手术缝合、包扎,伤情较轻的,准予休假时间不超过12天。受伤部位较大或创伤较深的,准予休假不超过2个月。
3、骨折工伤休假时间规定是:12个月,因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工伤,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工伤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4、骨折工伤休息时间并没有具体规定,是以医院开具的疾病证明书为准,按照骨折工伤休假时间规定,职工休假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如果经过一年还未治愈,仍然不能继续工作,则单位会同其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一笔经济补偿金给职工。
5、根据工伤管理条例的规定,最长休假时间不得超过一年。【法律依据】《工伤休假管理规定》第一条 职工因工受伤,确实影响正常工作,进行休假时必须办理工伤休假手续,对不办理手续或手续不全的将不予发放休假工资。
.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3个月;5年以上的为6个月。
法律分析:工伤职工最长可以休息24个月。《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社保局规定工伤休假不超过12个月。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假期规定一般不超过12个月,具体相关规定如下: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处于停工留薪期。
工伤假期规定不超过12个月。法律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最长休假二十四个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我国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
1、法律分析:工伤请假最长不超过12个月。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2、工伤最长休假二十四个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我国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
3、社保局规定工伤休假不超过12个月。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4、工伤假期规定一般不超过12个月,具体相关规定如下: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处于停工留薪期。
5、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6、不超过12个月。工伤休假时间根据主治医生的医嘱确定,工伤休息期间停工留薪,但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