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休息多久,是根据职工受伤程度来看工伤上班前多久的。职工去劳动能力委员会申请工伤鉴定工伤上班前多久的时候,劳委会在作出工伤认定工伤上班前多久的同时就会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这段期间也就是职工可以休息的阶段。
工伤休息多久要看员工受伤的程度,由医院开具证明需要休息多久,法律规定的是停工留薪期的时间工伤上班前多久;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停工留薪期通常不超出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本领判定委员会确认,能够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出12个月。工伤工人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限定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期间可以上班。用人单位不能私自辞退工伤职工,工伤职工停工休息的,用人单位也应当按月支付工资。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1、法律主观:工伤认定 上下班的时间范围是这样规定的:上班前,从事与工作相关的准备性工作时受伤的,属于工作。其他上班前的时间,都不属于 工伤 ,不论时间长短。
2、法律分析:不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论下班多久都不算工伤。最高院在《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从事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应认定为“上下班途中”。
3、法律分析:工伤认定下班合理时间规定是: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等等。
4、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对工伤认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 对工伤认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为6个月。
5、上下班时间段的解释为上下班的途中发生交通事故,除因故意犯罪的;醉酒或者吸毒的;自残或者自杀的认为是工伤。新的《工伤保险条例》扩大了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的范围,并且缩小了不可认定为工伤的范围。
1、法律分析:工伤痊愈了就可以上班了,具体看医嘱。一般不超过12个月。
2、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3、法律分析:工伤以后,要进行工伤认定,认定工伤以后,在进行伤残鉴定,等鉴定结论下来以后,医疗期终结以后,就可以上班。
4、工伤骨折能上班的时间要根据伤势判断。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5、工伤以后,当事人需要进行工伤的认定,认定工伤以后,在进行伤残鉴定,等鉴定结论下来以后,医疗期终结以后,就可以上班。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