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法律分析: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如果工伤认定三年有效期已过,劳动者应当了解相关规定和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如有需要,可以向相关部门咨询或申请延长认定时限。同时,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为劳动者提供法律支持和协助。
法律分析:停工留薪期期满,如劳动者受伤严重仍无法继续上班的,可以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延长停工留薪期,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法律主观:停工留薪期时长应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情、病情来确定其应享受多长时间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法律分析: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法律分析:申请延迟治疗期。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单位不申请,可自行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后,申请工伤等级鉴定。确定工伤等级后,要求享有工伤待遇。单位不给予工伤待遇,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分析:停工留薪期期满,如劳动者受伤严重仍无法继续上班的,可以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延长停工留薪期,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延长停工留薪期: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停工留薪期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可以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不得超过12个月。
1、法律分析:工伤职工最长可以休息24个月。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法律分析: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法律分析:工伤医疗期最长不能超过24个月。医疗康复与工伤医疗期的期限是合并计算的,二者相加不得超过24个月,即员工在治疗结束后接受医疗康复治疗,康复期最长不能超过12个月。
4、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