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分析:企业申报工伤时限超期,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说明情况,申请工伤认定。
2、工会组织可以再次申请工伤认定;非基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主观原因工伤认定申请过期的,可以延长申请时间;最后申请时间仍然过期,可以按人身损害赔偿提起诉讼。
3、超过工伤认定期限,劳动者丧失工伤赔偿救济途径,可以尝试通过民事侵权赔偿途径主张救济。
申请工伤赔偿的时效是1年。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就赔偿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 第二十七条 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法律分析:工伤赔偿期限:申请复审鉴定劳动能力的期限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一年后。工伤认定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将工伤认定的有关资料保存50年。
法律分析:工伤鉴定以后一般一到六个月能拿到赔偿金。
法律分析:申请工伤赔偿的时效是1年。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就赔偿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工伤索赔有效期多久 工伤认定,是在发生工伤后,一个月内,由企业申请认定,超过一个月,企业没有申请的,劳动者或者家属可以申请认定,时效是在一年内,不能超过一年,超过的视为权利的放弃。
法律分析:工伤赔偿时效及起算时间:关于工伤赔偿的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若超过一年的,仲裁机关可不予受理。
即超过了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期限。主要有两种救济途径:伤者通过工伤保险赔偿案由,获得救济;伤者直接通过,一般民事损害赔偿案由获得救济。
超过工伤认定期限,劳动者丧失工伤赔偿救济途径,可以尝试通过民事侵权赔偿途径主张救济。
法律分析:一是伤者通过工伤保险赔偿案由获得救济。
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法律主观: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诉讼途径或调解途径,请求人单位负担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
工伤认定过了时效期处理办法:超过工伤认定的补救措施:(1)通过工伤保险赔偿案由获得救济;(2)伤者直接通过一般民事损害赔偿案由获得救济。
1、法律分析:若工伤认定已过时效,可以提起民事侵权请求人身损害赔偿。
2、法律分析:工作中事故发生后,单位应在三十日内(时限)申请工伤认定,超过三十天不超过一年(时效)单位也可申请,但工伤认定之前的费用由单位承担。
3、法律分析:企业申报工伤时限超期,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说明情况,申请工伤认定。
法律分析:超过工伤认定时限,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人身损害赔偿。
法律分析:工伤认定时效已过可以起诉。工伤认定后可以请求工伤赔偿或提起民事侵权诉讼请求人身损害赔偿。一旦认定工伤,即可根据国家法律获得较高的赔偿。
超过了工伤认定时限,不能认定工伤,但是没有超过民事诉讼时效的,可以按人身损害赔偿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权利。虽然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诉讼时效期间也为一年,但是,起起算时间却与工伤认定时限不同。
法律分析:工伤认定过期后,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当事人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