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伤鉴定一般在受伤后多久才能做,视情况而定:工作中受伤1年内,劳动者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如果是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应该是工伤后1个月内。
2、受伤后一年内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可以在30天内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劳动者自己申请的,可以在一年内申请。
3、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工伤鉴定在认定后就可以做,一般为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1、工伤鉴定一般在受伤后多久才能做,视情况而定:工作中受伤1年内,劳动者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如果是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应该是工伤后1个月内。
2、按程序工伤鉴定申请后半个月左右去鉴定。法律上规定,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是由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安排时间的,一般半个月左右会有通知。
3、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间是申请之日起60日天出具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4、工伤认定下来三个月后评残。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1、工伤鉴定是在工作人员在医疗机构医治康复,也就是伤好了以后去做鉴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工伤鉴定是工作人员在医疗机构经过救治,伤情相对稳定后才可以去做鉴定。
3、法律主观: 工伤鉴定 是在工作人员在医疗机构医治康复,也就是伤好了以后去做鉴定。 根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一条规定,职工发生 工伤 ,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 劳动能力鉴定 。
4、法律主观:工伤鉴定不是伤残鉴定,工伤鉴定发生在伤残鉴定之后。工伤鉴定是指职工在工作中受到的伤害,需要对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进行鉴定的一种活动。而伤残鉴定是指对人身伤害的一种程度的鉴定。
5、工伤鉴定不是非要等到伤完全好了才能去鉴定。根据现行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当中并没有对时间上作出明确的规定,只要伤者伤情逐渐稳定了,当事人可以自主走动之后就可以去进行鉴定了。
医疗上一般认为在治疗三个月后工伤恢复鉴定,属于稳定需要的最低时间工伤恢复鉴定,所以伤残鉴定至少要在工伤治疗三个月之后做,如果有的伤残治疗没有结束,或达不到稳定,还需要继续顺延做伤残鉴定的时间才合法、合理、合适。
工伤伤残鉴定最好在工伤经过治疗后,一般医疗终结3个月以后就可评定伤残了,但是有的损伤还是依具体治疗情况确定。伤情稳定,确实发现存在残疾,影响个人劳动能力的,就可以去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即伤残鉴定。
对于申请工伤伤残鉴定的时间是在确认为工伤后,根据治疗情况申请工伤伤残鉴定,如果伤情稳定,治疗已终结的,马上就可以申请伤残鉴定。按规定,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都可以申请伤残鉴定。
经验性做法是腿部伤害3个月,头部伤害的6个月后到鉴定部门咨询具体的鉴定时机。
法律分析工伤恢复鉴定:用人单位在事发后30天内,受伤者或家属在事发后1年内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在伤情相对稳定时,申请做劳动能力鉴定(即伤残鉴定),然后根据认定和鉴定结果,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