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其中“原工资”按照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但不包括加班工资。
2、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
3、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4、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5、劳动法上是没有计件工资这一说的,通常是以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回答】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约定计算;劳动合同无约定的可按该员工上班时间的平均工资折算;也可以按企业平均工资计算。
法律分析:工地领取计件工资员工计件工伤的工人工伤后获得以下赔偿:治疗工伤期间员工计件工伤的工资福利员工计件工伤;住院伙食补助费;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员工计件工伤,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其他。
计件工受伤属于工伤认定情形的一样享受工伤待遇。以下单位的劳动者经认定为工伤的应当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其他。
法律主观:如果 认定为工伤 ,产生的误工费,也就是 停工留薪期 工资由用人单位承担。
工地计件工人工伤的,享受以下工伤保险待遇: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其他。
计件工受伤也一样享受工伤待遇,但是要符合工伤认定的情形。以下单位的劳动者经认定为工伤的应当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其他。
法律分析:工伤保险以建立劳动关系为前提,职工在机械厂务工,双方建立了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一旦形成就受到《劳动法》的保护。
按照遭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但不包含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1、工地计件工伤赔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2、(7)丧葬费: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财产损害赔偿 (1)因犯罪行为而遭受损坏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物损失。 (2)犯罪行为损坏的财物所必然产生的经济损失,如修理费等。
3、计件工受伤属于工伤认定情形的一样享受工伤待遇。以下单位的劳动者经认定为工伤的应当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其他。
4、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1、按照遭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但不包含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2、法律主观:如果 认定为工伤 ,产生的误工费,也就是 停工留薪期 工资由用人单位承担。
3、工伤索赔的赔偿项目有以下几种情况: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4、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八)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1、综上所述,劳务公司和工人签订劳务计件合同是合法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要求。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确保所签订的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和行业要求,并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2、职工受到工伤后,只有经过工伤鉴定,致残达到五级和六级的工伤职工,才有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的强制性规定,其它级别的工伤职工没有此规定。如果安排了不适应或不适当工作的,工伤职工可以拒绝,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3、才有“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的强制性规定,其它级别的工伤职工没有此规定。如果安排了不适应或不适当工作的,工伤职工可以拒绝,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4、在工作中受伤,公司不让遵医嘱休息,强令带伤工作,受到精神事故伤害,属工伤范畴,公司要赔偿一切损失。
5、这个问题是要参照员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相关条款判定的。个人觉得,劳动时间与工资计算标准是两个概念,计件也没什么不好,身体条件允许就多劳多得,觉得累就少赚一些,挺公平合理的。
6、法律分析:不合法,劳动法规定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每周必须休息不少于1天。每天工作12小时,超过的4小时,如果单位给你发放了加班工资或对你进行了补休,那么用人单位合法,反之则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