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伤不存在生活费之说,由用人单位按原工资标准为工伤职工发放停工留薪期工资。
2、这些补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医疗费用: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职工因工负伤的治疗费用,包括门诊、住院、手术、检查等各项医疗费用。 住院伙食补助:在住院治疗期间,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职工的伙食费用,每天根据当地标准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助。
3、法律主观:在统筹地区治疗的,职工住院治疗工伤期间,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费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4、法律分析:工伤赔偿的不是生活费,而是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5、住院前住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天100元。住院前和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标准为每人每天30元。住院前等待期(含路途)按实际发生的天数计算,但一般不超过3天。总之,因为地区不同,各地的工伤住院生活费补助执行标准也不一样,大概的参考标准是50-70元/天。
1、一般来说,应该是按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发放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加班费等除外)。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工伤出院后回家休养费用按原工资算,且工资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在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不变且照常发放,相关绩效奖金也照常发放。如果职工在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可以继续享受相应的工伤医疗待遇。
3、法律分析:有生活补贴,工伤出院后康复期间的护理费由用人单位承担,出院后的伙食费工伤保险条例没有规定需要支付的。因工伤而在家养伤期间的生活费,由于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所以所谓的生活费就按原来工资福利待遇,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1、(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2、医疗事故纠纷律师收费标准是多少? (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基准收费标准为5,000元-30,000元/件,可合理上浮。
3、医疗事故致人死亡,医疗机构需要赔偿患者方医疗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丧葬费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费用。其中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
4、律师一旦接受正式委托,咨询费可折抵相应律师代理费。 (二)代理人身损害赔偿、医疗纠纷等其他民商事案件: 按涉案标的额的2%-5%收取。国内案件最低5000元;涉外案件最低10000元。
5、赔偿不超过十五年,年满七十周岁的,赔偿不超过五年。交通住宿费赔偿标准:交通费以实际票据为依据,住宿费以当地国家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贴为标准。
6、医疗事故处理死亡赔偿标准是:丧葬费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1、工伤出院后回家休养费用按原工资算,且工资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在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不变且照常发放,相关绩效奖金也照常发放。如果职工在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可以继续享受相应的工伤医疗待遇。
2、法律分析:在家休养没有生活费一说,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一般来说,应该是按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发放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加班费等除外)。
3、法律分析:依据我国法律规定,职工因为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在家修养期内,原始工资福利待遇都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4、此外,营养费的赔偿标准,也可以按照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标准的40%-60%的比例计算。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