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公司需要承担的费用包括工伤职工的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用、伤残津贴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等。这些费用的支付范围和标准都由法律明确规定,以保证工伤职工得到必要的保障。
工伤费用由公司承担部分:职工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向工伤职工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工伤单位要赔偿的费用主要包括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这些费用的赔偿旨在保障工伤员工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维护其合法权益。
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单位会承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费用,具体赔偿参照《工伤保险条例》。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工地工伤误工费赔偿标准如下: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造成伤残的赔偿。
法律主观:工伤误工费赔偿标准:由单位按受伤前的月工资标准支付,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后,最长期间不超过24个月。
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月工资计算原工资标准;原工资金额尚未约定或者不能确定的,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市职工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计算原工资标准。
工伤误工费的赔偿标准在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中明确规定。该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应保持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法律分析: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等于误工收入乘以误工时间;无固定收入的:误工费等于误工时间乘以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不能证明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误工费等于误工时间乘以相同、相近行业的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
法律主观:按 劳动能力鉴定 单位的要求缴费,一般是300元左右。伤情鉴定,也就是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一般情况下是由县一级或者以上的公安机关法医进行鉴定,鉴定是不收取费用的。 有一些地区是由 司法鉴定 机构进行鉴定的,而且鉴定是由公安机关进行委托,费用也是由公安机关负担。
法律分析:工伤鉴定费是由各地物价局根据所在地的生活、经济水平综合考量制定的,所以各地都是不同的,大约在300到400之间。但是不管工伤鉴定费是多少,可以肯定的是工伤鉴定费是可以由工伤保险基金报销的。
做伤残鉴定一般在400元到1000元左右。伤残鉴定需要的费用如下:损伤程度鉴定:300-600元。交通事故伤残评定:300-600元。劳动能力、评残鉴定:400-800元。行为能力鉴定:800-1000元。活体年龄鉴定:400-800元。损伤与疾病关系鉴定:600-1000元。
法律分析:工伤鉴定有两个鉴定,认定工伤不花钱,鉴定伤残等级和工伤劳动能力一般要几百块钱。大部分省市的规定是200-300元左右,不同省份规定不同,可以由个人或者单位垫付,最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扣除。
申请进行工伤鉴定是需要收取相关费用的。具体工伤鉴定的收费标准:市、区县劳动鉴定委员会按每例收取200元劳动鉴定费。
法律分析:省级每人次200元、市级180元、县级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