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保人员是指进入城市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托管人员,泛指区、县所属企业的下岗人员中1997年男性年满40周岁(含40周岁)、女性年满35周岁(含35周岁)的,按规定于2000年6月前与企业签订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称之为协保人员。
2、对于农村户籍的4050人员,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可以申请社保补贴。四零五零是指以女性40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的下岗协保人员和因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届满而仍处于失业状态的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为主的就业弱势群体。这些人通常因为年龄偏大、技能单家庭负担较重等原因,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稳定的工作。
3、肯定有区别,在职职工按规定都是以个人收入为缴费基数缴费的,协保人员都是按当地缴费基数的60%缴费的,在职的个人收入肯定高于当地的社保最低缴费基数60%,就这样,进入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就不一样,缴费平均指数就不一样,同样的缴费年限,协保人员要比在职者退休金少若干。
4、协保只是临时工(劳动法)要求,派遣工与正式工必须同工同酬,和用人单位的正式员工,福利待遇一样。转不转正要看企业对你的肯定和你的表现。其实企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劳务派遣方式,劳务公司可以在异地为企业员工购买社保。
5、认定条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认定为“双困”人员:享受民政低保待遇,愿意从事社区“四保”公益性岗位的失业、协保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对不符合低保基本条件,但家庭有特殊困难或自身就业条件特别差,愿意从事社区“四保”公益性岗位的“4050”人员、协保人员、长期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
协保是早几年有协保人员社保的地方解决单位下岗员工实行的政策协保人员社保,一般都有五险协保人员社保,所以,协保人员社保他们再上岗不需要再缴纳社保费等。如果不是这种情况,或者是,但是原单位有约在先,如果他们再上岗,原单位要终止社保费的缴纳,那么他们还是必须参加社保,缴纳五险。
对于已缴纳社保的协保人员,其在再就业时,可以通过社保转移等途径将原社保关系转移到新单位之上,继续缴纳社保,保障其在新单位享有社保待遇。对于从未缴纳过社保的协保人员,其在再就业时,需要参照当地相关政策规定,进行社保缴纳或者参加社保补充计划等方式,以取得和正常在职员工一样的社保待遇。
单位使用协保人员后,单位和个人可以根据沪府办(2000)32号文规定免缴或补缴社会保险费差额。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基数按本人实际工资收入确定,缴费比例按本市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缴费比例之和确定。协保人员要求补缴社会保险费差额的,可到“协保专户”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申请。
不需要。根据深蓝保官网上显示的消息,协保人员是指,与原单位、再就业服务中心签订保留社保关系的三方协议的下岗职工。新单位招聘协保人员时只能签订《劳务合同》,不需要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协保人员是指进入城市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托管人员,泛指区、县所属企业的下岗人员中1997年男性年满40周岁(含40周岁)、女性年满35周岁(含35周岁)的,按规定于2000年6月前与企业签订协议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称之为协保人员。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有就业愿望但因客观原因难以就业或暂未就业的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申领生活困难补助。 百度出的,呵呵,又长知识了。
协保即协保协议,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协保”协议是再就业工程中,为帮助下岗人员走向劳动力市场采取的一项政策。单位使用协保人员后,单位和个人可以根据沪府办(2000)32号文规定免缴或补缴社会保险费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