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部工资减去社保后的部分,为个人应纳所得税纳税计算的数额,再扣除个税后为应得工资。
2、工会经费、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均按应发工资5000元为基数计提。问题中的个税应该为 (4000-3500)*3%=15元。个人缴纳的社保、公积金已从员工工资中进入成本,所以不能重复税前扣除,只有单位为职工缴纳的部分进入成本,允许税前扣除。
3、个税是当月计提下月缴纳。五险一金缴纳基数一般是根据员工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来核定的,具体表现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底职工平均工资300%及以上的,五险一金缴纳基数按照月平均工资的300%计算。
1、不知道你是从哪个角度问的。如果是个税申报的话,去年七八月份的时候全国上线了金税三期,实现了大数据比对,即申报个税中抵扣的社保金额应与在社保申报的缴费基数计算出来的金额能够合理对应,否则说明个税或社保的一项数据申报是错的,会引起税务注意。
2、个人所得税是扣除了社保后的余额按照超过2000元(免征额)的部分来交税。
3、在中级职称的申请过程中,持证人需要确保社保与个税的匹配。一方面,社保缴纳基数需满足1倍及以上的要求,体现个人的经济实力与职业稳定性。另一方面,个税缴纳需与社保缴纳情况相对应,确保税收政策的合理性和公平性。这一系列要求,旨在保证积分的公正性与实用性。
4、上海社保缴费一览表如下:7年+中级职称居转户:前4年社保基数不低于1倍社平,后3年高于3倍社平,且个税合理对应。7年+无中级职称+2倍社保居转户: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社保缴费基数2倍以上,且2倍期间无补缴漏缴,其余4年社保基数高于1倍社平,个税合理对应。
5、具体来说,7年+中级职称的居转户要求前4年社保基数不低于10338元,最近4年累计36个月高于3倍基数,同时个税合理对应;7年+2倍社保居转户则要求前4年社保基数不低于10338元,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达到2倍以上,个税合理对应。
6、首先,7年居转户的基本条件包括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2个月,期间需每年续签一次,且社保连续缴纳84个月。社保缴纳需确保单位、个税和劳动合同一致,尽量避免中断或频繁更换工作,且个税与社保基数需合理对应。此外,无刑事犯罪记录和失信情况也是必要条件。
法律分析:个税和社保基数不一致,是因为每个人所在岗位的工资不一致。社保的计费工资一般一年一变动,确定一个基数,一年之内都不改变,但一年的总额应该和申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工资一致。但实际工作中往往不一致,这是社保这一块的工资基数管理监督还不到位,很多单位总是以最低基数缴纳社保。
综上所述,社保缴费基数和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基数是可以不一致的,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
其次,社保基数与个税基数的差异性问题。理论上,两者应当保持一致。然而,现实中,能够在两者间做到准确对齐的企业可谓寥寥无几。社保工资申报存在的漏洞,导致了这一现象。再者,社保工资计算中的一个重要规定是,超出社保标准的工资部分,以社保基数上限为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个税工资缴纳并无上限。
首先,向当地社保部门对个税与社保基数不一致的企业进行投诉。其次,向劳动保障部门进行企业举报。最后,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虽然社保缴费基数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基数在原则上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瞒报漏报等原因,二者之间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例如,有些企业为了降低社保缴费成本,可能会少报员工的工资收入,从而导致社保缴费基数低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基数。
1、法律分析:社保是要根据当地确定的社保基数乘以缴纳比例来计算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也是需要扣除社保金额和专项附加扣除之后,再减去起征线乘以税率来进行计算的。
2、税前5000,扣除五险一金后,大概剩下3890元。计算方法:5000-5000×8%×2%×0.2%×12%=3890元。
3、元。税前5000,扣除五险一金后,根据目前缴纳工资个人所得税,起争线就是5000。如果你的工资是税前,那么你拿到手的也就是5000。当然也要根据你当地的社保,公积金等等的费用。基本上拿到上4100或4200元。由于我国现在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5000元,所以工资5000不需要缴纳个税。
4、社保基数的计算公式是根据个人工资收入来确定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确定参保人员的工资收入。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加班费等,但不包括个人缴纳的公积金、个税、社会保险费以及其他非工资性收入。 参保人员的工资收入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即缴费基数的上下限。
5、这样个人承担的五险基本上就是需要是8%+2%+0.5%,合计就等于5%。假设一般的企业比较规范是按照工资全额缴纳社保的,因为有些企业可能按照最低基数来缴纳的,那我们先暂且假设是按照实际的应发工资5000作为社保基数来交纳的。
1、个税和社保不用必须一致。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按照去年工资的平均数来确定的个税基数社保基数,个税是根据实际收入情况来确定交税额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按照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2、不一致。个人所得税,以一个月的实际收入为应纳税范围。因为奖金,出勤等原因,每个月都可能会变化。所以,个税不是固定的。而社保基数是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除了每年需调整一次,基本都是不变的。两者不可能是一致的。也不能强制为一致。
3、必须按照实际收入为缴费基数缴纳,也必须与报税金额一样,否则你就违法了。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对与单位社保缴纳改革为由税务部门征收的根本所在。社保的缴费基数应该是本人当月应得工资总额,包括加班费、提成等个税基数社保基数;个人所得税计算时可扣除个人承担的保险费后计算的。也就是说,你的社保基数应该高于个税基数。
4、社保缴费基数和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基数是可以不一致的。社保缴费基数是用于计算单位和职工缴纳社保的费用标准的基数,通常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的工资收入水平进行确定的。而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基数则是由纳税人的收入、财产、扣除等具体情况所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