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分析:按照规定,企业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是一个月,如果企业没有及时申请,员工个人也可以委托家属代办。即便是申请晚了,也不影响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的报销,员工依然可以享有工伤保险待遇。
2、法律分析:不可以,用人单位应当在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认定,工会和工伤职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为1年。申请工伤认定有时限,作出工伤认定决定有期限。
3、单位没有按时申请工伤认定,那么之前的费用应该由单位报销,如果单位不予报销的话,那么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费用。
工伤报销不了的费用由职工个人和用人单位协商承担。劳动能力鉴定费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用人单位支付。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由用人单位偿还。
工伤保险没有报销的医药费由用人单位承担的。
工伤医疗费不能报销部分由用人单位承担。经工伤认定为工伤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报销不了的费用按所在省市规定分别情形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和医疗机构承担。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法律主观:个人上报工伤的时间限制一般为两年。
虽没有明确法律规定必须在24小时内报案,但还是越早及时报案越好。报工伤不是必须在24个小时和48小时内备案。
劳动部门工伤备案在三天时间内,工伤鉴定完毕之后,备案的时间并不是特别的着急。很多人认为必须要在24小时内进行,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只有发生了重大的事故或者是死亡的状况下才需要24小时内上报,一般情况下三天内备案即可。
员工在受伤之后需要由单位在一个月内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事故报备超时由用人单位承担费用,单位没有申请工伤事故报备超时由用人单位承担费用的情况下,员工本人可以在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如果过期是不予受理工伤事故报备超时由用人单位承担费用的,员工只能通过向法院起诉工伤事故报备超时由用人单位承担费用的方式进行维权。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法律客观: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后,用人单位应于24小时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向参保分中心工伤保险科书面备案。
工伤备案不是必须在24小时内,参保单位在员工发生工伤后应及时填报《工伤事故快报表》报送社保中心基金征缴科(可采取传真方法),并在3个工作日内报送纸质文档,经办人员审核后录入系统备案,死亡及重大事故需24小时内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