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前工资,社保局一般是按照当地社平工资来做的,你认为少,可以要求以你单位工资为准,因为工伤条例中规定是以受伤者本人的原工资。不过这需要你提供受伤前一年的工资的平均数。
工伤赔偿是按受伤前12个月工伤保险平均缴费工资,不是个人实际拿到的工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工伤十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本人的应发工资,也就是税前工资。
工伤赔偿中的本人工资指受伤前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计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计算,包括试用期间。
所以会导致缴费工资与你本人的实际工资不一致。
工伤保险中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且应是税前(应发)工资而非税后(实发)工资。
工伤赔偿是按受伤前12个月工伤保险平均缴费工资,不是个人实际拿到的工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规定的比例大约是,意思是税前23000的工资(也有税后23000的)。工伤:单位1%,个人需缴纳五险一金(按20%计算缴纳比例)4600元,需缴纳个人所得税2720元,实际到手为15680元。
税后工资的英文表达:take-home pay;after-tax salary;After-tax wages;net pay。
税后工资指的是税前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个人所得税后,实际到手的工资收入。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是税前列支的。
1、有些地方的税务部门却认为,纳税人按国家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法定人身意外安全保险可以税前扣除,但工伤赔偿款不允许税前扣除。
2、企业因工伤赔偿支出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及在应福利费中列支的医疗费用外,可以在税前扣除。但是需要当地税务局确认。
3、法律分析:企业因发生意外事故,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支付的工伤赔偿款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4、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因发生意外事故,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支付的工伤赔偿款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有些地方的税务部门却认为,纳税人按国家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法定人身意外安全保险可以税前扣除,但工伤赔偿款不允许税前扣除。
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因工伤赔偿支出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及在应福利费中列支的医疗费用外,可以在税前扣除。但是需要当地税务局确认。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因发生意外事故,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支付的工伤赔偿款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