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员工及其家属可以在事故发生以后的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有工伤认定书公司仍然拒绝支付赔偿金的,员工可以申请仲裁。职工被确认为工伤后,在评定伤残等级前享受以下待遇:医疗费。
2、明明是工伤确不予认定,通过行政诉讼确认工伤后,如果用人单位未能依照有关规定落实工伤保险待遇,可以提起劳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要求落实有关待遇。
3、法律分析:社会保障局对工伤认定不受理的,申请工伤认定的单位或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规定的情形,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醉酒导致伤亡的;自残或者自杀的。
工伤认定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不予受理:申请人不具备申请主体资格的;工伤认定申请超过法定时效的;不属于本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范围的;法律、法规规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1)申请人不具备申请资格的。 (2)工伤认定申请超过法定时效的。 (3)不属于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管辖 范围的。
主要为主体不适合或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15条的,不予受理。主体不适合一般是指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无明确用人单位、劳动者超龄等。
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自残或者自杀的;故意犯罪的;醉酒或者吸毒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1、伤者或者伤者家属、用人单位对所申请的不予受理的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于60日内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高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起行政复议,或者在90日内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对于工伤认定超过申请时效的,除特殊原因外(具体指劳动关系的确认、医疗尚未终结等),工伤认定机关可以驳回申请,不予受理。
3、工伤认定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不予受理:申请人不具备申请主体资格的;工伤认定申请超过法定时效的;不属于本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范围的;法律、法规规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